屋内光线算不上充足,呼吸间,点状的瞳孔层层扩大,像掷入一颗石子的湖面,圈圈波纹泛滥,深不可测的黑侵占了清澈的琥珀领地,令她的眼睛看起来更大更神秘。
收集更多的光线是瞳孔扩张的最常见原因,而在心理学中,这种现象有时被认为是人们对某件事物感兴趣或被吸引时的潜意识反应。
他们离得很近,Astron的视觉也很好。
虹膜作为眼睛中带有颜色的部分,它的纹理、颜色和光影变化会让人联想到月球表面。
那些复杂的纹理和细微的线条拥有着不同的层次感,它们就像月球表面上的环形山、陨石坑,有种静谧而遥远的诡异美感。
突破了人的界限,连接着宇宙的深邃与神秘,Astron感受到了强大的引力,他要被吸入最中心的黑洞漩涡。
殷韵看穿了他的僵硬。
本来还有下一步,就是让他绘制自己的嘴唇,现在看来不用了,太过火反而得不偿失,她对色彩的请教停止在“眼睛”这一课。
第二次见他,她带来了很多零食。
被她搁在桌子上的糖罐像是缩小版的颜料盒,糖罐的主人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于是也学着将它的盖子打开,露出里面甜香四溢的五颜六色。
两个色彩缤纷的铁盒贴在一起,像是俄罗斯套娃中的两环。
果汁味软糖,外面裹着酸砂。殷韵捻起一颗丢进嘴里,刹那间的酸意过于强烈,忍不住用力眯起眼睛,精致的鼻子也跟着皱起来。
Astron停下画笔,这一次,他有了好奇的情绪。
他开始主动观察她。
“尝尝这个,口感很丰富的。”殷韵热心向他推荐,“你喜欢吃什幺口味的?”
Astron没有立刻回答。不是不想,而是不清楚自己到底喜欢什幺。
殷韵似乎看透了他的苦恼,宽慰他不用纠结,只要舌头能接受,他们可以每个都试一遍。
注意到他手上沾染了颜料,她绽开笑容,很贴心地自荐:“先吃我最喜欢的怎幺样?唔,你的手不太方便,我来喂你吧。”
说着,她挑出一颗紫色的,轻巧送至他嘴边。眼睛亮晶晶,充满了期许:“这是葡萄味的,我觉得它的汁水感最足、果味最真实,吃完,嘴巴也会变得香香的……”
Astron下意识往后仰了一下,躲避她的靠近。殷韵没有急着追上去,而是停在原处,朝他晃了晃手。
他望着那颗糖,又低头看向自己脏兮兮的手,踌躇片刻,向她屈服。
他探过身来,没伸舌头也不用牙齿,用唇瓣含住不在她手指范围内的糖块,很小心地避开她。将软糖吃进嘴里后,他往后倒靠上椅背,同她拉开距离。
殷韵觉得他像一只不亲人的野生松鼠。谨慎地观察、小心地试探,在避免肢体接触的前提下倏地叼走诱惑他的食物,然后头也不回地飞快窜回树洞里缩起来。
她没有声讨他的做法,因为他很快就让她欣赏到了有趣的一幕。
入口的瞬间,男孩的眼尾有泪光闪烁。
那或许是他一次注意到,舌尖的酸涩会刺激泪腺分泌。
接下来,殷韵又马不停蹄投喂了他很多东西。
带着甜甜果味、清爽解渴的气泡水。她说这是充满元气、朝气与活力的感觉。
口感干硬的面包。她说这是疲惫、麻木的日常。
即食柠檬片。她说这是不成熟的妒意。
浓缩咖啡。她说这是高压下的孤独。
融化的冰淇淋。她说这是失控的颓废。
Astron一下子吃了很多种类的食物,也在这短暂的时间内,通过她的解说,用味蕾尝遍了人生百态。
结尾是一瓶矿泉水。
纯净、透明、无杂质的水源,让他洗涤所有情绪,返璞归真。
她笑,祝贺他又做回了他自己。
第三次见面,殷韵带他走出了画室。
他没有太抗拒,犹豫半晌,跟随她走向了厨房。
她说自己要做一个充满回忆的平价小吃,名字叫蜂蜜小面包。
操作台上放着提前准备好的面团,底部蘸料都弄好了,一颗颗规规矩矩躺在烤盘上,时刻准备送入烤箱经受炼化考验。
“烘焙是个很治愈的过程。”她带着Astron蹲在烤箱前,双手托腮。透过钢化玻璃,注视着内部的变化,神情专注又幸福,“面团在烤箱中逐渐膨大,表面变得金黄,真的好奇妙。”
“烘烤过程中,糖类和蛋白质会发生美拉德反应。与此同时,甜蜜的香气释出,会唤醒你的多巴胺。”
“它们在热解作用、焦糖化反应下会发出噼啪噼啪的响声。这种细微的爆裂声在安静的环境里反而能带来一种安全又温馨的感觉。”
面包新鲜出炉,殷韵把第一口让给了Astron。
询问他的感想,他说不出很唯美的话,只觉得嘴里那块面包很暖、很软、很甜。
转移阵地。
殷韵将水烧滚,磕破一颗鸡蛋,逼出蛋清倒入热锅中。
瞬息之间,透明的胶体在沸腾的水面上散开,滚烫的水花翻涌着,将蛋清迅速包裹吞噬。原本清澈的蛋清当即变得浑浊,逐渐凝结成细腻的絮状物。
水面上浮起一层薄薄的白色泡沫,随着水波翻涌起伏。
“云朵是沸水里翻滚的蛋清浮沫。”她对Astron介绍起自己的杰作,“它洁白无瑕、它蓬松细密……”
“它毫无食欲。”
后来她将那颗蛋黄也打了进去。
圆滚滚的黄色小球一开始沉入了水底,没多久它又翻滚着在一片苍茫中浮现出身影。
金黄色的圆润形态在水面上短暂地保持完整,仿佛一颗小小的太阳坠入了沸腾的云层。
殷韵应景地解说:“太阳要升起来了。”
蛋黄脆弱的外膜承受不住高热的倾袭,在某个时刻破裂开来,释放出一丝浓郁的内里。
金色的丝带在水中缓缓散开,与翻滚的水花交织在一起,另一端却紧咬着母体不放,像胎儿的纽带,离开不了母亲的怀抱。
Astron看向殷韵,这是他第一次先于她做出表态。
他在等待她的解读。
对上他求知的视线,殷韵温柔地弯起眉眼:“这是太阳在散发光芒。”
她不会让他失望。
第四次,殷韵准备了几部电影,开启了他们家的家庭影院。
情感障碍患者缺乏正常的情感反应,通常需要通过观察和学习人类的微表情来判断和伪装自己的情绪,更有甚者还会观看教程来学习如何微笑。
殷韵不认为Astron缺乏这种学习能力,他只是不愿意。心理医生对他有过这方面的引导,而他表现得兴致缺缺。
第一部,著名画家的传记电影。
Astron看见那位主角在精神状态恶化后自残;在巅峰时期一边挣扎一边创造出了大量杰作;最终与命运抗争失败,他举枪自杀结束了自己痛苦短暂的一生,亲手为自己画上了悲剧的结尾。
“人们通常会以两种颜色代表他。靛蓝象征他内心的孤独与挣扎,铬黄是他对艺术的热爱。”
殷韵的点评到此为止。她不想班门弄斧,比起她这个外行,他俩才是更应该惺惺相惜的存在。
第二部,科幻动画电影。
讲的是环境保护、消费主义、科技伦理以及爱与希望的力量。
根据上一部殷韵的讲述,Astron开始自己思考,他偏向用生褐、翠绿和银色来阐述这部电影。
废土中的温暖人性、复苏的生机与希望、科技和未来。
看这部电影时殷韵一直面带笑容,有时还会捂住脸颊,音调升高,发出一连串软糯轻柔的语气词。
这样的神态可以用被萌化后的“姨母笑”来概括,不过Astron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他只是觉得这样的殷韵很新奇。
第三部播放前,殷韵要他握住自己的手。
“如果你有顾虑,可以隔着这片丝巾。”说着,她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崭新的真丝方巾,搭在自己的右手手腕上,“这样或许会让你有些为难,但我还是推荐你抓紧我。”
画面开始跳动,对方不为所动,殷韵不强求,但也没收回手。
没过多久,她的手腕就被人牵住,隔着的那张丝巾也在新一波惊悚到来之时被他扯掉扔了出去。
数着她脉搏的震动频率,Astron企图转移自己的受惊过度,却发现自己的心跳似乎正在与之共振。
当女主角的尖叫响起,冷汗顺着脊椎滑落,他下意识握紧了掌心的温度。
这是一部以心理恐怖为核心的电影,叙事细腻、氛围紧张、结局震撼。
这部经典的恐怖电影探讨了人性、宗教信仰和女性困境等主题,诡异又邪恶。
他久久没有放开她的手。
“血腥暴力的深红、陈旧压抑的灰褐、邪恶未知的黑,还有……”殷韵转头看向第一次深刻体会到“惊惧”而停留在宕机状态的Astron,红唇轻轻张合,“虚弱病态、虚妄不实的苍白。”
为了安抚惊惶未定的Astron,观影体验的最后一幕以喜剧爱情片结尾。
拥有孤独童年的女主成长为了勇敢、乐于助人的“天使”。
影片充满了温暖的人性和浪漫的幻想,视觉风格独特、情感描写细腻,截然相反的叙事,很好地洗刷了Astron在上一部影片里落下的后遗症。
他有余裕思考有关于它的色彩表达。
群青,早期的女主内心孤独又有些许疏离。然后就是纯真的绿和火焰般的红。
她充满活力、热爱生活,最终也追求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圆满结局。
电影的色彩赏析也在此落幕。
情绪色谱图大致构建完成后,殷韵不再频繁来见他,Astron却越发渴求与她相交的时间线。
情况愈演愈烈。
就像今天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