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上

九点档早间新闻,有机发光屏幕映出会议厅的全景镜头。镜头由大厅的远处拉近,越过人头攒动的参会者,对准即将签署协议的各国代表。

立青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深灰色西装,赫然在列。她身前的签字桌上,插着一面小小的五星红旗,不时与别国代表微笑交谈,彼此之间显得友好又熟络。

时隔五天,隔着电视屏幕见到这人,海棠仍然不自在极了。

“咦,你脸怎幺这幺红?”庄佳像发现新大陆。一擡屁股紧挨着海棠,撞了撞她的肩膀,不识趣地追问:“上过床了?”

海棠顿时闹了个大红脸,连带脖颈上也红彤彤一片。

答案不言自明。

见好友凑得更近,一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模样,海棠头皮发麻。她才不要叫第三个人知道她的糗事。

双手推开好友,海棠岔开话题,“看电视,不是让看电视嘛…”

庄佳记起立青的交代,暂时放过海棠。

看看电视里的立青,又看看海棠,庄佳心中的疑惑更甚。难道因为立青技术不行,才特意让海棠目睹她的高光时刻,以此来找补?

庄佳捏着下巴,陷入深思。

海棠不知道好友的思维彻底跑偏。但只要不盯着她,她就暗暗松了一口气。

电视画面中,签约仪式已经正式开始,签字、交换协议、握手致意、答记者问……有条不紊地进行。

画面外,家喻户晓的甜妹主持人,见缝插针地为观众带来解说。

“此次框架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我国的第四代人造子宫技术,全面通过欧洲安全检测标准。我国在生殖辅助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将进一步提高人类生存质量……”

主持人一改往日温柔甜美的风格,高亢的语调传递出兴奋与骄傲。海棠也被深深感染。

五十年前,一场神秘的瘟疫意外爆发,三个月内席卷全球,带走了本就雄性衰落中的全部男性,以及少部分离开男性不能活的女性。

短暂的兵荒马乱后,其她人选择继续前行。

人们在故纸堆中,发现科学家们的好奇心,早已涉足孤雌、甚至双雌生育。只因男社脆弱的伦理共识、以及经不住任何推敲的存在正当性,而被永久尘封。

不出十年的时间,不单孤雌和双雌生殖技术发展成熟,就连三雌都研究出来。

拨开笼罩在全人类头顶上的乌云,人们终于有了余裕,将目光投向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科技领域因其资源密集、回报期长、关乎全人类福祉,更是引发了广泛、深入而又持久的讨论。

幸存的女人们发现:男社虽然标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要让他们承认人类的“第一生产”与动植物一样,本质上都是自我演进,却极为困难——这种认知割裂暴露了男性中心主义的无知与傲慢。

男社漠视女性福利,他们只在乎如何巩固他们的权力地位,比如军事、永生、信息管控;或者甩锅他们在地球上搞砸的一切,譬如太空技术。

而在全女社会,科技的核心目标,是要令女性无论是否选择生育,都享受到差不多的便利。

达成共识之后,便是拨乱反正,百废待兴。

立青所在的雷乐公司,是那时候成立的一家央企,专门从事生殖辅助领域的研发生产。她作为主管海外事业部的副总裁,同时是一位副省级的国家干部。

而海棠工作的老干局,主要服务的对象则是抢救了人类未来——即当年在孤雌和双雌科研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领导和专家。

“海棠海棠,你看!这个什幺皇女,是不是和你有点像?”

庄佳指着一位身材高挑、体态优雅的西方美女,大呼小叫。

她不说,海棠也注意到了。

电视上,一众签约代表已走到签字桌前拍照。参会人员除了媒体记者,大多是各国政要。此时,这些政要纷纷上台,与代表们合影留念。

主持人介绍,这位美女是比利时王女,德洛丽丝殿下。

她长着一张鹅蛋脸,鼻子高挺,鼻头精致,眼睛大而深邃,行动间流露出自然的飘逸感。既有古典女子的婉约,又不乏现代女性的独立与冷艳。

第一眼见到她,海棠心中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怪异感。好友一语道破,才明白过来。

细看之下,却又处处不同。最显着的区别便是,这位王女殿下是七成的西方油画笔触混合三成的东方水墨留白。海棠的配比正好相反。

德洛丽丝接过会议主持人递来的麦克风,用流利的中文朗声说道:“首先,我要向立青副总裁及其卓越的团队表示衷心的祝贺。其次,我的堂姐因故未能亲临会场,但她特意嘱托我代为转达她的敬意与感谢。”

说着,她将手中的一大捧百合递到立青怀里,后者接过后,礼貌地微笑致谢。

早间新闻的甜妹主持人适时插入解说,这位王女的堂姐,由于身体原因不能生育。此前的第三代人造子宫技术,胎儿在六个月时开始体外培育,四代技术一举将这一时间提前了三个月……

德洛丽丝清了清嗓,继续说道:“最后,我代表我的国家宣布,比利时即时与雷乐公司达成合作,承诺在一年内采购十万次第四代人造子宫服务。”

现场沸腾,快门声如雷骤响,闪光灯瞬间交织成一片璀璨光海。

在这片能将人闪出白化病的光海中,德洛丽丝将白皙的脸颊、殷红的嘴唇凑向立青,在她黝黑的脸上印上一吻。

喜欢本书,请将本站网址收藏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