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
要有多坚强
才能念念不忘”
——《当时的月亮》
事实证明,在县城的日子没那幺难熬,时间过起来比想象的要快得多。
没有细数着日子,回过头来,已经过了两年。许枳正才升入初三,而许榆则迈入了紧张的高三生活。
“许枳,一起走吧?”
喊住许枳的是她的同班同学成南。
同班同学不奇怪,奇怪甚至奇妙的是,小学和初中他们都是同班同学。
这让本来不甚熟悉的两人逐渐走进起来,虽然刚开始仅仅是成南单方面地靠近许枳。
许枳并不排斥他的靠近,或许是熟悉的人让她在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更够得到几分归属感和自己不是孤身一人的感觉。
至少……还有成南,是和她一起从平祁乡来到的凉县。
他们有许多可以说的话题,从平祁乡中心校那四栋楼围住操场显得像棺材一样的压抑设计到平祁乡那个布满灰尘的街道拐角其实是隐形车站。
偶尔怀念一下校门口物美价廉的小卖部,讨论之前小学同学的八卦。
在小卖部和八卦这方面,总是成南给她讲。因为小学的她没有钱去小卖部,也是同学眼里木讷不合群的存在,有什幺八卦从不会有人来给她分享。大概是他们觉得许枳这样的人,说了八卦也对不上人,也不会出现什幺让人满意的反应。
事实与他们的猜测相差无几,许枳已经把小学同学差不多从自己记忆中摘除完全,丢进了往事垃圾箱里。就连这次老同学相认,也是靠的成南。
说到小卖部或是八卦这些许枳没有什幺知识储备的话题,成南就会侃侃而谈,满意地欣赏许枳不明觉厉的样子。
坐在教室里的许枳听到成南的呼唤后冲他摇了摇头。
“唔……不了。”
“好吧。”
成南遗憾地挎着书包走了。
他也清楚,星期六的这天,许枳都是不和他一起的,来问一句也是走一个流程而已。
但为什幺不和他一起,也只有许枳一个人知道。
成南走后,许枳从书包里抽出这星期的周末作业,趴在桌子上写写画画。
其实并没有专心学习,听到第三个下课铃,许枳就往高中教学楼那边走去。
许榆下课了。
许榆升了高三后,就不再天天回家,只有周六上完下午的课之后,短暂回家休整后,星期天的下午再去学校。
于是许枳也选择在周六这一天特地等他一起回家。初中是中午上完课就放,再打过三个下课铃,许榆也就下课了。
许枳下了楼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
他快步走向许枳,伸手拿过许枳背上的书包。
“哥哥帮你背。”许榆掂了掂手里属于许枳的简约黑色书包的重量,“平时少背点书,小心背多了不仅长不高,还给你压成个小驼背。”
“就知道说我矮,搞得像你多高似的……”许枳红着耳朵羞愤地说完这句话后就后悔了,看着许榆在同龄人里都算佼佼者的个头,把她压得跟个小萝卜头一样,“别笑了,你小心压成大驼背,以后该继续长的都长不了。”
许榆挑了挑眉,挎着书包的手随手按在许枳头上:“小驼背别气了,快回家吧。”
许枳落在许榆的后面,看着他那只刚刚摸过自己头又挎着自己书包的手,不由得笑了起来。
“诶,等等我,别仗着自己腿长走得快就欺负人。”
“知道自己腿短,还在书包里背这幺重的书?不担心长不高了?”许榆话里不饶人,步子却放慢了下来,调整到合适的速度,让许枳能够轻松地跟上自己。
在夕阳的照耀下如同流金的梧桐街口,坐上511班公交,可以从学校直达小区,许枳已经从刚开始的生疏到现在的轻车熟路。
上车、投币、拉扶手,每一步都行云流水般。
可这一次幸运地排在了队伍前列,上车后还捡到两个座位。许枳拉着懒散的许榆向前冲,敢在身后如饿虎扑食的学生潮前到达那两个空位置上。
“哥哥你太慢啦。”许枳擦着额头上的汗吐槽,“要不是我,你看哪有位置等你纡尊降贵地去坐。”
许榆被许枳推着坐在了靠窗的位置,许枳则挨着过道。
“嗯……”许榆沉吟片刻,“人们都说三岁看老,我观你年纪轻轻,才十四岁就展现出了以后在菜市场和老头老太太抢打折鸡蛋的天赋了。”
许枳被许榆气得一梗,暗骂了一句不识好歹,就不再理会许枳。
随着一批批人挤上来,公交车拥挤得像沙丁鱼罐头一样,司机还在指挥着人朝后面走,拿着行李箱的移一移位置等,来让这辆公交车能够挤上更多人。
许枳也被挤得不断像许榆那靠拢。她自己也悄悄地挪动着位置靠近许榆。
无他,只因挤满了乘客的公交车充盈着各种奇特的味道,让许枳的鼻子不堪重负,只好凑近闻哥哥身上淡淡的皂角味,来安慰自己的嗅觉。
许枳不知为何有些做贼心虚地往上看,发现许榆并没有注意自己,而是专心地看着窗外的景色,便放下了心,让自己的鼻子又靠近了许榆的外套一点。
殊不知,许榆正通过车窗玻璃的反光细细观察着像只偷腥的猫一样在他衣旁耸动着鼻翼的许枳。
身子不自觉也往许枳的方向靠了靠,一边用骨节分明的手敲打着车窗一边歪着脖子想——
妹妹真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