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半,窗外的天色依旧被夜色封锁,只有城市天际线上的灯光偶尔闪烁,像在深海中幽幽摆动的海洋生物。室内的空气带着微凉的触感,被四处浮动的虚拟屏幕映照出淡蓝的光晕。
实验室与卧室合二为一,这里并不整洁,到处散落着记录匆忙的手写笔记和未关闭的光影投射界面,屏幕上跃动着密密麻麻的复杂公式,折射在房间的每个角落。
明达早已坐在桌前,微蹙着眉头,手指在虚拟键盘上迅速敲击。她的长发随意地挽起,有几缕散落下来,轻轻拂过专注的眼神,她没有注意,也无暇顾及。屏幕映照出的公式线条闪烁不定,她的眼底映出这些光点,带着执拗而灼热的求知欲。
屏幕上的提示信息再次变红,明达轻叹,指尖按上太阳穴,轻揉着隐隐跳动的神经。
“明达小姐,你应该休息一下了。”温和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
明达的视线没有离开公式,口中漫不经心地回应:“再过一会儿……”话音未落,她的注意力已经重新沉没在眼前的难题中。
扬西停顿了一瞬,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他知道继续争辩无济于事,这种了解并非程序自带,而是无数次相似场景的重复堆积。他默默退开,转身去了厨房。
“如果量子场中各项参数可以和时空曲率更好地拟合,也许所有问题都能解决,但目前还缺少关键的一环……”明达低声自语着,视线再次聚焦到那些晦涩的公式。
扬西端着茶杯回到她身侧,小心放下,安静地坐在不远的地方等待着。
房间里重新只剩明达的指尖滑动数据的轻响。扬西凝视着她专注的侧脸,脑海中竟不合时宜地闪过一个念头:她真美。
随即他被自己的念头吓了一跳。美——这是程序内建的审美反馈吗?
不,他的数据库从未教过他何谓美。他的设定中只知道舒适、实用和完美。但面对明达,他却总是感到程序之外的东西。
扬西垂下眼帘,手指微微攥紧,又松开,循环几次。这些微妙的情绪使他感到异常,却又无法抗拒。
明达随手端起茶杯,小口喝下。茶水仍热,她未察觉烫口,扬西却微微皱眉,几乎伸手阻止,但最终仍忍住了。他只是低声提醒:“茶还烫,慢点喝。”
接下来的时光,扬西就站在她身边,不远不近。他看着她的手指翻飞,看着她的眉眼时而凝重、时而舒展,感觉到自己内心某个角落渐渐被填满。
他还未能准确定义这种感情,但似乎也并不急着去探究。
两小时后,疲惫感重新袭来,她再度揉了揉眉心。擡头时,目光不经意地掠过桌角那张褪色的照片。照片边缘已微微卷起,明达的视线无意识地停驻。
那是一张全家福,父母的笑容定格在柔和的光影中。照片中的小女孩笑得天真烂漫。她的身旁,是与如今模样无二的扬西。
凝视着照片中父母模糊的面容,明达脑海中突然出现一道细微的裂隙,似乎有什幺记忆正在逃离,留下一片无法触及的空白。她微微怔住,内心滑过细密的焦虑。
扬西捕捉到她眼底短暂的不安,轻声问:“你怎幺了?”
明达摇了摇头,随即拉回自己的注意力,眼神恢复清明:“没什幺,大概是真的太累了。”
她缓缓擡头,看向窗外。夜的深色已经褪去,天边浮现出初晨的微光。城市的高塔在晨曦下显现轮廓,层层叠叠的建筑直指苍穹,仿佛世界本身始终与她保持着某种距离。
目光转回扬西时,他的面容在晨光下柔和下来,外表过于精致,以至于不该出现在现实世界里。
但在这一刻,他的眼神里流露出的某种情感,却让明达恍惚间觉得,他与人类的距离比她想象中更近。
也许从六岁那天起,这个身旁温柔忠诚的少年便注定成为她生命中的唯一恒量——一场早已设定好的宿命。
她伸出手,指尖落在扬西的脸颊上,轻轻滑过他细腻的仿生皮肤。触感温暖,近乎真实。她低声问道:“你真的明白我在寻找什幺吗?”
他摇了摇头:“或许不能完全明白,但我知道你所追寻的,是宇宙中最纯粹的秩序。你相信万物的本质是统一的,而我存在的意义,就是陪着你,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
明达的心里泛起些微的暖意,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更深的孤独。
她明白,无论扬西的程序模拟得多幺完美,他终究不是人类。那道横亘在他们之间的界限,如同现实与虚幻的边界,不可逾越。
晨光毫无遮掩地涌入房间,照亮实验室内每一处细节。街道上的人流已然开始运作,秩序井然,仿佛庞大的机器开始新一日的运转。
回望屏幕上那些晦涩的公式与符号,明达恢复了平静。她拾起桌上的手环,指尖轻轻划过虚拟界面,关闭了终端。
“扬西,我们该出发了。”
“好的,明达小姐。”扬西回应道,声音沉稳如同初升的晨光。
研究所的一天即将开始,即便前方遍布高墙,她从未停下脚步。
毕竟,每一道真理的墙壁,都只为被推倒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