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第二天一大早就被邓处长叫起来了,吃过早餐便赶往少林寺。

很小时就知道中国有个少林寺,那还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上映的电影《少林寺》中了解到的,这部片子现在看起来仍觉得相当精彩,至少比张纪中纯属糟蹋原着的那几部武侠电视要真实了很多。

十三棍僧提着僧棍救唐王、觉远与王仁则的生死大战、觉远与牧羊少女的眉来眼去,现在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

《少林寺》在国内外都掀起了一股少林功夫热潮,加上后来金庸的小说流行了,一部《射雕》分成很多小册子在男同学中传来传去,就如女同学间传递着琼瑶阿姨的世外爱情小说一样,我们对少林寺的了解也更深了些,至少从中知道了少林寺不光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更是天下第一名刹,是禅宗祖庭,今日得以亲去瞻仰,真是何其幸运哉。

车行一个多小时便到了写有“天下第一名刹”几个大字的牌楼,进了牌楼,迎面走来走去的是一群群穿着金黄颜色类似僧袍的服装的小孩子,李处长说那都是少林武术学校的,我问是不是少林寺办的学校?

他笑说这儿有几十所少林武术学校,少林寺哪有那么多精力去办?

我不由得想起江都市前几年很红火的XX少林武术学校,那学校的广告说教功夫的是少林寺的某某大师,一时间吸引不少少年去送钱,那些少年好象也学了不少功夫,据说有不少还成了横行霸道的恶棍,看来现在的所谓少林武术学校之类的只怕都是贴牌学校,就如当初全国知名的五星啤酒一样,到处是联营厂到处给别人贴商标就是不去加强管理,弄得一个好品牌的啤酒现在不见了踪影,当然更象现在的大学里的独立学院,纯粹挂个牌好捞钱而已,只不知以后的少林武术学校会不会成为一堆狗屎?

由于是周末,在少林寺的游人特别多,到处可见导游操着河南腔的普通话给一群群游客讲着听起来象是影视剧情的少林故事,游客们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显然无意去考证导游的话中有多少杜撰的成分,毕竟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导游没几句真话,只要能娱乐一下,是假的又有何妨?

就如那《獾猪哥哥》,都知道是假的,可只要大人小孩都爱看就行了。

在少林寺山门口竟“碰巧”遇到了省行XX部的蒋经理和邹经理。

蒋经理似乎是偶然看到我们一行,装出惊讶的神态向我们跑来,一把握住邓处长的手:“哎呀呀邓处长,真是幸运,今天竟在这里见到你们。”

邓处长不知是没想清楚还是明知而不说,脸上也现出笑容:“哈哈,蒋经理,咱们真是有缘啊。您今天怎么也在这儿来了?”

“我是登封人,今天陪政府部门几个人来看看。我不知道你们还没来过少林寺,要不我早就陪你们来了。哎,小邹,”蒋经理对那财务部经理说,“你去通知他们,就说我有老朋友在这儿,今天不陪他们了,明天再专门请他们。”

邹经理答应一声就不见人影了,不久又跑了回来,也不知他是真去通知什么人还是做做样子。

邓处长见蒋经理一片诚心,倒也没好意思多作推辞,于是蒋经理邹经理便加入了我们的行列。

李处长没为我们请导游,他说蒋经理曾在旅游局工作过,就由他来为我们解说。

估计这家伙是九三年前后银行票子发得最多时想法调过来的,不知现在银行这个样子了他会不会有些后悔?

蒋经理口才极佳,少林寺的历史经他解说就显得通俗易懂,我们便听得很入神。据蒋经理介绍,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当时北魏国推崇佛教,政府便修建了这所寺院。后来印度名僧菩提达摩(就是达摩祖师)来到少林寺传授禅宗,据说曾面壁修行多年,从此寺院逐渐扩大,僧徒日益增多,影响也渐渐增大。少林寺在唐朝初年开始扬名海内,十三棍僧在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的征战中,助战解围,立下了汗马功劳,李世民即位后,朝庭对少林寺便大力支持,少林寺发展成驰名中外的大佛寺,博得“天下第一名刹“的称号。在鼎盛时期,少林寺有七进院落,规模很大,清朝中期以后开始衰败,尤其是在军阀混战时期北方军阀石友三火烧少林寺,把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钟楼等主要建筑统统毁之一炬,现在仅存的建筑只有山门千佛殿等,其他建筑都是后来修复的。七十年代蒋经理还是个小学生时到少林寺玩过,那时一共只有十来个和尚,寺庙一片破败,直到拍了电影《少林寺》,少林寺才重新兴旺起来。

少林寺的山门上有个匾额,上书“少林寺”三个烫金大字,蒋经理介绍这是康熙御笔亲题的真迹。

一听说是天子亲赐,我立马又瞻仰了几眼,果然是龙蛇飞舞气宇轩昂,看来这康熙的国文学得不错,书法也用心练过,不愧为真龙天子。

估计当时少林寺很有地位,应该是康熙尊重少林寺因而主动题字,而且肯定没要润笔费,不象时下一些官员,字写得不咋样润笔费却动不动就是几万。

进了山门,到得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前立有一块功德碑,上面记载着十三位少林武僧护驾扬名的光辉事迹,只是我看了很久却未发现觉远的名字,正要问蒋经理,发现他已陪邓处长进了大雄宝殿,只得跟了进去。

进入大雄宝殿便有一种庄重的气氛。

大殿里金碧辉煌,浓郁的香火环绕四周,更增添了凝重气势。

大殿正中供奉的是仪态万方的观世音菩萨,右首是气定神闲的达摩祖师爷,左首一个看起来很粗鲁的持棍者没能记住是谁了。

据说观世音是个女士,在男士成堆的寺庙中她能心不浮气不噪,且从未听说她曾春心荡漾过,倒真让人钦佩了。

周末的香客众多,无论男女老幼一律手擎三柱高香顶礼膜拜,不知他们是为儿女祈福还是希望观音显灵给自己一个有钱的老公或是漂亮性感的老婆。

我心里纳闷:这些善男信女们的要求各异,观世音女士真有那么大能耐一一记住给她敬香的是谁以及要求的是什么?

如果她真有灵,大家回去了坐家里等菩萨显灵就是了,还用得着辛辛苦苦出门谋生活?

却又想起老家的伯母,伯母老两口一生为善,临老了伯母对佛痴迷,每年观世音女士诞辰之日便坐十来个小时的汽车去临县一个大山上的观音庙朝拜,年年朝拜后观世音给了她什么好处?

嘿嘿,去年老太太上山时不知是过于激动还是怎么的,一脚踏空便滚往山下,那观世音也不显灵救救这虔诚的FANS,让我老伯母直摔到山脚一命呜呼了。

要不是去拜那观音泥菩萨,伯母她肯定能多活几年,不知伯母去了阴间会不会质问观音?

更不知观音又会以什么谎言去敷衍她?

自我伯母过世后我就知道我不可能成为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了,这会儿也就懒得烧香,见几位女士要去买香,便一个人退了出来,在旁边却看到一口直径两米左右的大铁锅,一个导游正唾津四溅眉飞色舞地介绍那是少林寺厨房烧菜做饭的大锅,原先它被吊在半空,伙房的和尚倒挂金钟般用大铁锹翻炒菜肴,久而久之和尚们功力大增,功夫也水到渠成。

金庸的小说里似乎也写过这类传说,既能炒菜又能练功,倒确实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只是不知道以前的少林寺是不是真有和尚如此练过,若是真的这种事也太难了吧,要不为啥今天的和尚不练了呢?

当然现代的和尚不用砍柴不用提水只怕烧菜都用了微波炉呢,他们只消打着招牌让游人来掏钱就行,何苦再跟自己的身体过不去?

离了大雄宝殿继续前行,经过藏经阁,再往后就到了方丈室。

听蒋经理说,现在的少林方丈释永信才四十来岁,年纪轻轻就有了很高的道行,据说能知一个人的前世今身后事,不过一般人很难得到他的指点,倒是省长书记们常找他算命驱邪。

此刻方丈室的大门紧锁,我问蒋经理方丈身栖何处,蒋经理笑答如今方丈可不比以前的方丈,他不光是少林寺方丈,还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青联委员,社会活动本来就多,每年还有两个多月在国外与国际友人交往呢,真正在这方丈室打坐研究佛学的时间只怕不多,偶尔呆在里面也只能处理寺里的杂务了。

我心说眼见着寺庙里人来人往嘈杂喧哗,方丈岂能置若罔闻?

只怕这高僧也起了凡心了,毕竟一代高僧也有我们凡夫俗子的一身臭皮囊,也得吃饭拉屎,一得要脸要皮,真正能做到心如止水了无他念,在当今这个喧嚣的时代何其难哉。

转得一阵便到了电影里见过的少林塔林。

塔林是历代少林高僧安息的墓地,那些有名望有地位的和尚死后,把他们的骨灰或尸骨放入地宫,上面造塔以示功德。

塔的高低、大小和层数的多少,据说主要根据和尚们生前对佛学造诣的深浅、威望高低、功德大小来决定,因此那些塔便种类繁多,大小高低粗细各有不同。

有几个妙龄女郎正爬到塔上摆出风情万千的姿态拍照,其中有女子还穿着裙子,一想到她们是站在老和尚们的坟墓上喧闹,地下的老和尚若睁开眼睛便能看到女郎们的小裤头,我一时倒不知是该为和尚们高兴还是该为少女们悲哀。

从塔林出来再往回走,少林寺山门对面也是一些庙宇,蒋经理说那就是罗汉堂,里面有五百尊罗汉像。

邓处长说不用进去了,可几位女士兴致很高想进去看看,邓处长便让我陪她们去。

少林寺的罗汉堂与其他寺庙的罗汉堂差不多,都是神态各异的罗汉,至于是不是五百个只怕没谁去数过。

在罗汉堂转了一会,前面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白净和尚端坐在那儿,旁边放一个箱子,上面写着“功德箱”三个醒目大字,里面五十一百的大钞不少呢。

江苏来的曹玲问那和尚算不算算命,和尚说可以,曹玲便说出生辰八字让他算,算了一会和尚要小曹跟他到一个布幔后面去给她指点,待曹玲出来便拿出钱包抽出一张五十的钞票往“功德箱”里放,那和尚脸露不悦之色,说应该捐一百“功德”,曹玲脸红了一下,只好换了一百。

我们悄声问小曹算得咋样,她说算得很准,另一女士便接着算。

我见那和尚对五十块钱都不满意,心里有气,故意在旁边大声对李静说:“少林寺自己让人一把火烧了都算不出来,还有脸给别人算命?”李静也看不惯那和尚,附和我说:“是呀,算个命给五十块都不够,肯定是骗钱的。”两人一唱一和说了许久,我发现那和尚脸色变得难看,担心他一怒之下使出少林功夫我们吃不消,赶忙住口不说了。

待三位女士送完三百大洋,我们便走出罗汉堂赶上邓处长他们,蒋经理把我们带到一个餐馆吃午饭,菜的味道很一般,只有一门叫“猴头菇”的菜吃起来很爽口。

吃饭时说起几位女士送钱的事我心里有点不平,蒋经理却笑着说现在的少林寺紧跟时代潮流,其主要方向就是发展,要发展就得有钱。

少林寺现在有了网站,和尚们大都有手机,还有电脑,和尚们出国也要花钱,和尚们现在满脑子只怕都是钱了。

你没见少林功夫很少在国内表演而都喜欢去国外演给洋鬼子看?

首要的原因就是在国内举办这样的演出没有经济效益,而到国外走一趟则能够有大把大把的美元,没钱这些和尚们凭啥给你演出?

市场经济嘛,总得有市场经济的做法,至于弘扬佛法,扩大少林寺的影响应该也算是弘扬的一种做法吧。

对蒋经理的说法我不以为然,我总觉得修持才是和尚们的本业,尤其作为少林寺更不能舍本逐末。

按说少林寺这样的名寺应该不存在经济上的压力,和尚们怎么就和芸芸众生一般的皆为利来呢?

几十块一张门票(好象是四十吧)迎来的只是我们这类观光之客,要是真正的信徒,仅凭这门票钱他们就只能望门兴叹了。

在现在浮燥的中国,佛教应该大有用武之地,可要是按少林寺这种做法,佛教又能为我们提供什么呢?

离开那“天下第一名刹”牌楼时,我突然有一丝遗憾,因为我没有体会到“深山古刹”的凝重、“禅院钟声”的寂静,也许,那种感觉只会存在于历史的迷雾里,只会存在于书本上一厢情愿的想象中吧。

喜欢本书,请将本站网址收藏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