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背天命

府中总有传言,说他是旁枝中某夫人与外人通奸所生,不然不会孤零一人来到京城,连个书童也无,更不会断绝与父母关系,为陆家辉所看重。

朱叡翊冷哼,既为陆棠棣蹩脚的转移话题方式,也为这风言风语。

他冷淡道:“诽谤之言罢?世家大族对血脉亲缘何等看重,若果真,怎留得他。”

他也不在乎,管陆嘉良是私生子或非,是野杂种或非,相貌如何,才情如何,他都不关心,只关心对方若未死,又心怀不满之意,在暗中挑起纷争,他该如何找出这“死而复生”的奇人,以儆效尤。

他点了点奏折上的文字,沉思中心头已有大致盘算,瞥见陆棠棣自己退下去,随口吩咐:“平州最近多雨,当地堤坝许久未修,知州的折子怕是都已在路上了。你与各部尚书一起拟个治水的章程,再荐个治水的官员,还有……”

陆棠棣一惊:“溃堤?”

这是关乎千万百姓生死的大事,照理说一被呈递就该奏报御前,提上处理日程,但却不仅今日的早朝之上无人提起,就连过去数日的公府文书上也毫无影踪。

陆棠棣不由疑心自己漏看,开始寻觅这个消息的来处。

“陛下从何处得知?”

从他的记忆里。朱叡翊似笑非笑。

这段记忆除了给他带来“陆棠棣是女身”这个惊天秘密,还给他带来许多堪比“未卜先知”的预判。

某种意义上说,这简直称得上是“天命”了。上辈子——姑且称之为上辈子吧——他和她以及他的臣民就是这般,走上了这条命途,今世理应也大差不差。

只是。他暗暗凝睇陆棠棣,见她思索间双眉蹙起、目露担忧,又微含不解地抿起唇角、视线扫来……

偶尔他也会觉得好笑,自少时见面她便是这样肌骨秀彻、眼眉灵清的样子,当初缘何会彻头彻尾将她错认成男子呢?如今越长大越沉静,越处世越从容,周身说不出的庄重鲜活,倒更有普世上所谓“美男子”的样子。

此世目前为止他唯一可操纵、观测的变数,就是她了。今生果然还是和前世一样“理应大差不差”吗?

他足够恣意妄为、傲世轻物,即使认定自己前世是个明君,陆棠棣要杀也可杀、也该杀,今世仍然要做得更好、更多、更与前世不同。

不欲规规矩矩循蹈着上辈子的路线往前走,便要大胆挑战一下命运的深浅,先从意图留下她开始。

上辈子陆棠棣在牢中死于何时?上辈子既不是他动的手,那这辈子又当如何?

朱叡翊忽然发问:“陆棠棣,你信所谓天命吗?”

陆棠棣不解且仍执着于水灾风声的由来,顿一顿对他的问题说不上敷衍,也说不上认真地回复:“臣以为成事在人,天从人愿。陛下……”

他便笑了,说道:“既如此,治水的官员便不准是黄俨觉,朕觉着,工部尚书王肃就很不错。”

陆棠棣很是一头雾水地离开御书房。与各部尚书商议时,人人都在纳闷:“平州?水灾?平州知府未有折子送进京啊。平州周边府城也说辖地里风调雨顺。”

面面相觑间谁也说不清皇帝消息的来源,但又不约而同有个猜测:约莫是直属于陛下的密探队伍明镜使出手递折子了吧?不然论理普通的折子都是需经大臣们审批才能到皇帝书案前的。

众人不可道、不可说,在一脸淡然,不问事情因果的丞相陆棠棣的指挥下,效率极快地写好治水章程、派出人选往平州探看(筛去黄俨觉让他们觉得极为可惜),还有种种米粮、银钱以及人事上的调动。

陆棠棣忙得脚不点地,理所当然地也就忘记了朱叡翊不经意的提醒。

“丞相近日早些返家,夜了回返要与人同行。”

喜欢本书,请将本站网址收藏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