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末,宫里已是一片嫩芽攀枝,新绿添生。
保和殿中却一片森严庄重,乌压压伏首了一群人,仔细听,只有急促的呼吸声和整齐的沾墨笔刷之音。
刘尚书与一众大臣则在殿中的外围等候,随时待命,时而窃窃私语,时而挤眉弄眼,似乎是在看热闹般。
她们当中也有人在仔细观察着场上的动静,注意着自己眼熟的考生。
而擡头望去,嘉熙帝坐上旁观,两手端着嫦青递上来的茶水,好不悠闲地品尝着。
殿堂中间赫然摆的是一张大大的条幅,殿试第一关卡便是这道策问。
【问:何谓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
留给应试者的时间为两炷香,而此时已经烧完了一炷香,可很多考生的答卷上却没能写下太多笔墨,多的是抓耳挠腮、捶胸抑郁之辈。
过半时间,就已经大致能看出其中的高低之分。
古板背书、不善思考之人,便直冒冷汗、无言可状,握着毛笔迟迟无法下手;胸有成竹、融会贯通之人,便下笔如有神,仿佛书不尽意。
光是这第一关便已经足够让人望尘莫及,而在场大部分的想法便是,当今圣上实乃狠决。
大部分人担心言多错多,生怕得罪皇帝而丢了仕途,以至于对这道题无从下手。不过有心之人偷偷瞧了眼嘉熙帝的状态,会选择剑走偏锋,从另一个角度入手。
即便场上的考生从状态上已经明显分成了两个派别,但是有一位考生却十分突兀。
此子在半炷香前,迟迟没有动笔,反倒是闭目冥思,与场上其他焦灼的人并无二致,可就在那双目光睁开后,便充满了锐意,随后就是一番行云流水,毫无停顿之势,时间接近尾声,她仍未有休息之意。
大臣拉了拉刘尚书,眼神向其示意。
刘尚书随即望去,却皱了皱眉,然后摇头表示不知。
她们你看我看,空中的视线交叉汇流,依旧没能找到与这位考生相知的大臣。
臣子们显然都注意到了,裴元熙自然也留意到了那位特立独行的考生,其周身气质不俗,她开始期待那位考生的答卷。
“时间到。”
第二炷香已经熄了烟,宫人立马叫停了考生们手下的动作,那位特别的考生这才停了笔。
应试者们的卷子都被收走,分发到大臣们的手里过目,分级别而论,最后只择五位优秀的卷子交由嘉熙帝定夺。
时间一点点流逝,裴元熙并不觉漫长,反倒观察着底下考生们紧张的面色是十分有趣的。
她又打量了一遍那位特殊的考生,那人倒是从容自在,挺着腰板,似乎不见慌张之色。
裴元熙挑了挑眉,嫦青正端着五份卷子呈上来。
放在最面上的一张卷子立马映入眼帘,那字迹不慌不忙,可见其自信之势,写的是一手端正楷体,有几分大家风范,浏览完整体,最后她才开始细细浏览其内容。
【臣对: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 错综万机,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 振刷庶务,有以臻郅隆之理......】
【臣闻:人君一天也,天有复育之恩,而不能自理天下,故所寄其 责者,付之人君。君有统理之权,而实有所承受。故所经其事者,法之吴天.....臣不识忌讳,干冒宸严,不胜战栗陨越之至。臣谨对。】
洋洋洒洒两千字有余,末尾的字迹还能不潦乱,可见笔主的镇静与魄力。
阐述帝王之政从整个国家的政治结构入手,言驭臣即为帝政,臣子管理好各自的部门,能够各司其职,帝王之政便也得到了诠释。而帝王之心便是上天之心,因而合格的帝王一定要时刻关注百姓之声,汇民声、聚民力,才能更好发挥帝王之权。
不仅给出了十余条治国建议,还分别引经纳典,言之有理,陈述清晰,能在两炷香内写出这样的辞藻,实乃上上品之作。
尾言更是奉上一则免责声明,简言之,就是说自己不知皇帝之忌,斗胆冒犯帝王之威严,实在不胜恐惧,便如此谨慎应对了。
裴元熙看到这里,忍不住轻笑出声。
再看署名:【周善千】
她心中默念,嘴角微扬,显然是看到了令自己满意的答卷。不过一个高明的帝王,不能轻易暴露自己的想法,于是在心情极为好的情况下,她若无其事地继续往下翻阅了其他人的答卷。
而默默关注着皇帝动静的大臣考生们,无法从她的脸上看出任何偏好,似乎都是态度平平的模样。
余下四份答卷不能说不好,也各有各的文采和独到见解,只是珠玉在前,剩下的已然不能足够取悦裴元熙。
于是年轻的帝王将五份答卷放下去,摩挲着手指,打量着底下一众人的反应。
那位特立独行的考生依旧是双目垂下、身体松弛的状态,看身形倒是个高瘦的,长相看得不大清楚,模模糊糊只觉的是极为清秀的样子。
她会是周善千吗?
裴元熙收回目光,清了清声音。
底下立马肃穆起来,无它,只因下一关为抽问,每个人都有可能随时被皇帝发问。
“柳清友何在?”
“臣在。”底下一道不卑不亢的女声回应道。
而一旁待命的柳尚书也紧张起来,说起来,柳清友乃柳尚书之女,不仅家世好,还是京城知名的才女,更是此届文科状元的候选红人。
被皇帝抽问是毋庸置疑的,只是陡然第一个就被点中,这其中是否有别的意思引人深思。
裴元熙不紧不慢,问道:“你说说,何为战争,为何战争?”
当今嘉熙帝并未展露对军事方面的看法,究竟是守疆派,还是激越派,无人得知。
而殿试上,她抛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不仅考察应试者的临时应对能力,又要能琢磨住皇帝的心意,才堪称为绝妙的回答。
“臣以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先者有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柳清友沉着以对,引用先人之言来阐己见,是个妥当的法子,既不直白表露自己的朴素想法,也不会显得无话可说,反而更显其涉猎功底。
话音落完,回答很是圆满,裴元熙中意地点了点头。
此子虽在问策一环没有周进士出彩,但见本人却也别有一番风范。
她又瞧了眼一侧的柳尚书,对方谦然一笑,眼里又藏着一分不易察觉的自豪。
于是裴元熙心里有了些不同的想法。
“周善千何在?”她继续抽问道。
终于到那位写出绝佳答卷的考生了......所有大臣一齐将目光投去。
“善千在。”
*****
后宫之外居然还有隐藏款,究竟是谁!